ArrayDeque使用&实现原理分析

ArrayDeque使用&实现原理分析

学习Okhttp实现源码时,发现其任务分发时用到了ArrayDeque。因此了解一下ArrayDeque的使用方式和实现原理。

一、Deque

deque(double-ended queue)双端队列,是一种具有队列和栈的性质的数据结构。
双端队列中的元素可以从两端弹出,其限定插入和删除操作在表的两端进行。假设两端分别为端点A和端点B,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有输出受限的双端队列(即端点A允许插入和删除,端点B只允许插入的双端队列);

可以有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即端点A允许插入和删除,端点B只允许删除的双端队列);

如果限定双端队列从某个端点插入的元素只能从该端点删除,则该双端队列就蜕变为两个栈底相邻的栈;

deque(double-ended queue)也是一种队列,了解deque时首先需要回忆一下queue的使用和实现原理。
对于Queue(先进先出)的详细使用方式和实现原理,可参考文章:
BlockingQueue使用方式 及 源码阅读
https://blog.csdn.net/xiaxl/article/details/80774479

Deque实现了以下功能方法,供开发者使用:

// 源码来自:android-29/java/util/Deque public interface Deque<E> extends java.util.Queue<E> { /** * 添加元素 */ // 在队列前边 添加元素,返回是否添加成功 boolean offerFirst( E e); // 在队列后边 添加元素,返回是否添加成功 boolean offerLast( E e); // 在队列前边 添加元素 void addFirst(E e); // 在队列后边添加元素 void addLast( E e); /** * 删除元素 */ // 删除第一个元素,返回删除元素的值;如果元素为null,将返回null; E pollFirst(); // 删除最后一个元素,返回删除元素的值;如果为null,将返回null; E pollLast(); // 删除第一个元素,返回删除元素的值;如果元素为null,将抛出异常; E removeFirst(); // 删除最后一个元素,返回删除元素的值;如果为null,将抛出异常; E removeLast(); // 删除第一次出现的指定元素 boolean removeFirstOccurrence( java.lang.Object o); // 删除最后一次出现的指定元素 boolean removeLastOccurrence( java.lang.Object o); /** * 取数据 */ // 获取第一个元素,没有返回null; E peekFirst(); // 获取最后一个元素,没有返回null; E peekLast(); // 获取第一个元素,如果没有则抛出异常; E getFirst(); // 获取最后一个元素,如果没有则抛出异常; E getLast(); /** * 队列方法------------------------------------------ */ // 向队列中添加一个元素。若添加成功则返回true;若因为容量限制添加失败则返回false是。 boolean offer(E e); // 删除队列头的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返回null; E poll(); // 返回队列头的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返回null; E peek(); // 向队列中添加一个元素。若添加成功则返回true;若因为容量限制添加失败,则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boolean add(E e); // 删除队列头的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抛出异常; E remove(); // 返回队列头的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将抛异常; E element(); /** * 堆栈方法------------------------------------------ */ // 栈顶添加一个元素 void push( E e); // 移除栈顶元素,如果栈顶没有元素将抛出异常 E pop(); } 二、ArrayDeque 源码学习 2.1、变量说明 // 源码来自:android-29/java/util/ArrayDeque // 用数组存放队列元素;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s; // 头部index transient int head; // 下一个要添加到尾步的index (除tail=0时,当前的尾部为tail-1); transient int tail;

head 与 tail 对应的index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

head 与 tail 对应的index位置

addFirst 方法:在队列前面 添加元素;
代码实现中:从数组的末尾向前添加数据,如上图添加顺序为 E1、E2、...;

addLast方法:在队列后面 添加元素;
代码实现中:在数组的前边向后添加数据,如上图添加顺序为 Ea、Eb、...;

head 为当前头部的index;

tail 为下一个要添加的尾部的index;

2.2、构造方法 // 源码来自:android-29/java/util/ArrayDeque // 构造方法:默认数组长度为8 public ArrayDeque() { // 创建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 elements = new Object[16]; } // 构造方法:根据自定义长度 分配数组空间 public ArrayDeque(int numElements) { // 根据输入长度 分配数组空间 allocateElements(numElements); } // 找到大于需要长度的最小的2的幂整数 private void allocateElements(int numElements) { // MIN_INITIAL_CAPACITY为8 int initialCapacity = MIN_INITIAL_CAPACITY; // 假设用户输入的为9 if (numElements >= initial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 9; initialCapacity = numElements; // initialCapacity = 9 | ( 9 >>> 1) // initialCapacity = ( 1001 ) | ( 0100 ) = 1101 = 13;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 // initialCapacity = 13 | ( 13 >>> 2) // initialCapacity = ( 1101 ) | ( 0011 ) = 1111 = 15;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2); // initialCapacity = 15 | ( 15 >>> 4) // initialCapacity = ( 1111 ) | ( 0000 ) = 1111 = 15;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4); // initialCapacity = 15 | ( 15 >>> 8) // initialCapacity = ( 1111 ) | ( 0000 ) = 1111 = 15;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8); initial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16); // 15+1 = 16;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oo many elements, must back off initialCapacity >>>= 1; // Good luck allocating 2^30 elements } // 创建数组(数组的长度为:大于需要长度的最小的2的幂整数) elements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

以上两个构造方法实现中:

第一个构造方法,创建一个默认长度为8的数组;

第二个构造方法,如代码中注释举例,其会通过allocateElements(numElements)将数组的长度定义为2的倍数(找到大于需要长度的最小的2的幂整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yww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