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教你降低软件复杂性

摘要:软件的复杂性是我们程序员在日常开发中所必须面对的东西,学会如何 “弄清楚什么是软件复杂性,找到导致软件复杂的原因,并利用各种手法去战胜软件的复杂性” 是一门必备的能力。 前言

在进行软件开发时,我们常常会追求软件的高可维护性,高可维护性意味着当有新需求来时,系统易扩展;当出现bug时,开发人员易定位。而当我们说一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太差时,往往指的是该系统太过复杂,导致给系统增加新功能时容易出现bug,而出现bug之后又难以定位。

那么,软件的复杂性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John Ousterhout给出的定义如下:

Complexity is anything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a software system that makes it hard to understand and modify the system.

可见,软件的复杂性是一个很泛的概念,任何使软件难以理解和难以修改的东西,都属于软件的复杂性。为此,John Ousterhout提出了一个公式来度量一个系统的复杂性:

公式中,表示系统中的模块,表示该模块的认知负担(Cognitive Load,即一个模块难以理解的程度),表示在日常开发中在该模块花费的开发时间。

从公式上看,一个软件的复杂性由它的各个模块的复杂性累加而成,而 模块复杂性 = 模块认知负担 * 模块开发时间,也就是模块的复杂性即和模块本身有关,也跟在该模块上花费的开发时间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模块非常难以理解,但是后续开发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它,那么它的复杂性也是很低的。

导致软件复杂的原因

导致软件复杂的原因可以细分出很多种来,而概括起来莫过于两种:依赖(dependencies) 和 隐晦(obscurity)。前者会让修改起来很费劲而且容易出现bug,比如当修改模块1时,往往也涉及到模块2、模块3、... 的改动;后者会让软件难以理解,定位一个bug,甚至是仅仅读懂一段代码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软件的复杂性往往伴随着如下几种症状:

霰弹式修改(Change amplification)。当只需要修改一个功能,但又不得不对许多模块作出改动时,我们称之为霰弹式修改。这通常是因为模块之间耦合过重,相互依赖太多导致的。 比如,有一组Web页面,每个页面都是一个HTML文件,每个HTML都有一个背景属性。由于各个HTML的背景属性都是分开定义的,因此如果需要把背景颜色从橙色修改为蓝色时,就需要改动所有的HTML文件。

四招教你降低软件复杂性

霰弹式修改的典型例子

认知负担(Cognitive load)。当我们说一个模块隐晦、难以理解时,它就有过重的认知负担,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读者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明白该模块的功能。比如,提供一个不带任何注释的calculate接口,它有2个int类型的入参和一个int类型的返回值。从该函数的签名上看,调用者根本无法得知函数的功能是什么,他只能通过花时间去阅读源码来确定函数功能后才敢去调用该函数。

int calculate(int val1, int val2);

不确定性(Unknown unknowns)。相比于前两种症状,不确定性的破坏性更大,它通常指一些在开发需求时,你必须注意的,但是又无从得知的点。它常常是因为一些隐晦的依赖导致的,会让你在开发完一个需求之后感觉心里很没谱,隐约觉得自己的代码哪里有问题,但又不清楚问题在哪,只能祈祷在测试阶段能够暴露而不要漏洞商用阶段。

如何降低软件的复杂性 对 “战术编程” Say No!

很多程序员在进行特性开发或bug修复时,关注点往往是如何简单快速让程序跑起来,这就是典型的战术编程(Tactical programming)方法,它追求的是短期的效益——节省开发时间。战术编程最普遍的体现就是在编码之前没有进行模块设计,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战术编程在系统前期可能会比较方便,一旦系统庞大起来、模块之间的耦合变重之后,添加或修改功能、修复bug都会变得寸步难行。随着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后不得不对系统进行重构甚至重写。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pf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