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linux及安装(9)

3.1.13 重新启动
前面的许多地方都提到“重新启动后”怎么怎么样。其实,很多时候重新启动只是Window$的专利。Linux下往往只需要把对应的部分重新启动即可。
UNIX类系统中许多东西并不与系统核心捆绑,比如X-Window,如果需要,随时可以重新启动。
Linux 下许多相关的东西已经被写进脚本,这些脚本主要位于“/etc/rc.d/init.d”,而且支持如此的命令格式:“脚本 start”、“脚本 restart”和“脚本 stop”,分别是启动、重起和停止。有的还支持“脚本 reload”,这是在此项功能不停止的前提下应用新的设置。
以网络部分为例,如果修改了网络设置,比如改了IP、DNS或者设置了ADSL自动拨号,这个命令用来重起网络:“/etc/rc.d/init.d/network restart”。当然前提是系统服务里开了“network”。
3.1.14 所有者、组、权限
UNIX 类系统都是公私分明的系统,什么资源谁能访问都一清二楚毫不含糊。仔细看看Linux的文件属性,它把机器上所有用户分成3类:文件所有者、与文件所有者同组的用户和其他用户,每类有分别有“可读”、“可写入”和“可执行”3个标签。对于目录而言,“可执行”就是可以访问。Linux下可执行文件不用后缀名来特别标记,只要文件的属性为该用户可执行,那么Linux就认为它可执行,不管它是二进制编码还是一个文本文件。至于执行效果,就看这个文件自己了。
3.1.15 系统目录结构
UNIX类系统是“把一切都安置到位”的系统,各类文件一般都有自己的归宿。Linux也不例外。介绍一下“/”里的目录和“/usr”里的主要目录。
/:根目录,没什么好说。
/bin:常用的系统级软件可执行文件一般都在这里。
/boot:Linux引导时所需的文件一般在这里。有人专门为它创建一个分区。
/dev:所有设备文件。UNIX类系统把所有设备都当作文件来读写,好处你可以问问专门编写驱动的人。
/etc:主要配置文件和一些功能脚本所在,地位类似Window$的注册表。
/home:所有非“root”用户的主目录都在这里。很多时候他都有自己的分区。
/initrd:尚不了解。
/lib:系统级软件的共享库,软件的主体部分放在这里,主要是动态链接文件。
/lost+found:几乎每个被格式化过的Linux分区都会有,意外后找回的文件一般在这里面。
/misc:尚不了解。
/mycomputer:红旗Linux的“专利”。
/mnt:里面的目录一般充当临时的文件系统挂载点。
/mnt/floppy:软盘一般挂在这里。
/mnt/cdrom:光盘一般挂在这里。
/opt:杂七杂八的东西塞到这里。如果你确实这么做,也给它一个分区。
/proc:内存。
/root:“root”的主目录。
/sbin:系统级软件可执行文件,多为比较猛的命令,非“root”用户很少用。
/tftpboot:可能是远程引导用的。
/tmp:系统存放套接字等临时文件的地方,缓冲的flash、图片也在这里。不算太重要,清空不会对操作系统造成影响,但是可能影响运行的程序。
/usr:一般发行版中最大的目录,绝大多数随系统安装的软件都在这里。给它一个3G的分区没坏处。
/usr/bin:一般软件的可执行文件主要放在这里。
/usr/include:GCC主要的头文件放在这里。
/usr/lib:一般软件的共享库,软件的主体部分放在这里,主要是动态链接文件。
/usr/share:也是一个公用目录,墙纸、图标都在这里,帮助页一般也在这里。
/usr/X11R6:XFree86第11版的第6个子版本。
/var:主要是变化的东西,多为日志。如果日后这个目录变得很大,也给它一个分区。
3.2 一些常见的小程序
3.2.1 只在shell命令行里跑的
“df”,查看已经挂装的文件系统空间的占用情况。“df -k”,以KB为单位显示;“df -m”,以MB为单位显示。
“fdisk”,一个功能强大的分区工具,对分区的调整能精确到扇区级别,但是不好用。只记住“fdisk -l”即可,查看分区一目了然。
“gzip”,一个高压缩比的压缩、解压工具,常与“tar”结合进行打包和备份工作。
“ls”,对目录列表。
“man”,UNIX类系统的帮助手册,使用方法为“man 你想了解的命令”。
“tar”,UNIX类系统中最常用的归档和反归档工具,原本是为磁带备份用的,把一个目录及其内部的文件拼合成一个文件。
“vi”,终端里最常用的编辑器,不难用,但是与一般习惯不相符。
3.2.2 带图形界面的
图形界面下启动程序的4种方法。“茴”字的4种写法?当然,谁也没强求,哪种方便你就用哪种:
1.桌面上有图标的,比如“MP3播放器”,操作方法“地球银都知道”。
2.桌面上没有的,比如前面讲的“rxvt”到菜单里去摸,也不难。它在菜单里的名字叫“终端”。
3.在虚拟终端的命令行里输入程序文件名,回车。当然,这时虚拟终端就被占用了,无法再做别的事情。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回车前加上“&”。
4.用小命令行。“开始”->“运行命令”或者,“Alt”+“F2”键,都可以启动小命令行。在小命令行里输入程序文件名,回车。
“konqueror”,一个出色的浏览器,不论是上网冲浪,还是管理本机文件。用桌面上“我的电脑”即可启动。
“ksnapshot”,屏幕抓图软件,可以只抓某个窗口。在菜单里叫做“屏幕截图程序”。
“kwrite”,比较强的文本编辑器,在编写程序或脚本时支持彩色显示。
“rxvt”,红旗Linux桌面4.0最常用的虚拟终端。在菜单里叫做“终端”。
4 安装软件
版本:2004-06-23-01
在Linux下滚打摸爬一阵子,有发现缺点什么吗?软件!
系统装好,也附带了一些软件,而且比Window$安装附带的还多。但是安装光盘毕竟容量有限,不能把所有需要的软件都包下来,更多的软件和更新的驱动程序都得另外安装。安装一个软件前最好多找找它的相关文档,也许有些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了。
4.1 Linux下常见软件包格式
Linux下的软件很多,出自不同作者之手,打包的格式也挺多。*.rpm、*.tar、*.gz、*.bz2、*.Z、*.tgz和*.tbz都是常见打包格式。
4.2 分类说明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f40f505083595d82b189afd006da1b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