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React之key的使用和实践

在渲染列表时,React的差异比较算法需要一个在列表范围内的唯一key来提高性能(通常用于获知哪个列表项改变了)。这个唯一的key需要我们手动提供。React官方建议使用列表数据中可用于唯一性标识的字段来作为列表项渲染时的key。如果实在没有,则可使用数组的index勉为其难,性能上可能会打折扣。

一个例子

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如下图所示,有一组动态数量的input,可以增加和删除和重新排序,数组元素生成的组件用index作为key的值,例如下图生成的ui展示:

详解React之key的使用和实践


上面例子中的input组件渲染的代码如下所示,全部完整代码可以参考 ==>完整code。

{this.state.data.map((v,idx)=><Item key={idx} v={v} />)} //Item组件render方法 render(){ return <li>{this.props.v} <input type="text"/></li> }

首先说明的是,若页面中数组内容是固定而不是动态的话,上面的代码也不会有什么问题(。•ˇ‸ˇ•。 但是如此这也是不是推荐的做法)。

但是,动态数组导致其渲染的组件就会有问题,从上面图中你也能看出问题:数组动态改变后,页面上input的输入内容跟对应的数组元素顺序不对应。

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后面会有解释。react初学者对这可能更加迷惑,本文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react的key用法,

react key概述

key的作用

react中的key属性,它是一个特殊的属性,它是出现不是给开发者用的(例如你为一个组件设置key之后不能获取组件的这个key props),而是给react自己用的。

那么react是怎么用key的呢?react的作者之一Paul O'Shannessy有提到:

Key is not really about performance, it's more about identity (which in turn leads to better performance). Randomly assigned and changing values do not form an identity

简单来说,react利用key来识别组件,它是一种身份标识标识,就像我们的身份证用来辨识一个人一样。每个key对应一个组件,相同的key react认为是同一个组件,这样后续相同的key对应组件都不会被创建。例如下面代码:

//this.state.users内容 this.state = { users: [{id:1,name: '张三'}, {id:2, name: '李四'}, {id: 2, name: "王五"}], ....//省略 } render() return( <div> <h3>用户列表</h3> {this.state.users.map(u => <div key={u.id}>{u.id}:{u.name}</div>)} </div> ) );

上面代码在dom渲染挂载后,用户列表只有张三和李四两个用户,王五并没有展示处理,主要是因为react根据key认为李四和王五是同一个组件,导致第一个被渲染,后续的会被丢弃掉。

这样,有了key属性后,就可以与组件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react根据key来决定是销毁重新创建组件还是更新组件。

key相同,若组件属性有所变化,则react只更新组件对应的属性;没有变化则不更新。

key值不同,则react先销毁该组件(有状态组件的componentWillUnmount会执行),然后重新创建该组件(有状态组件的constructor和componentWillUnmount都会执行)

另外需要指明的是:

key不是用来提升react的性能的,不过用好key对性能是有帮组的。

key的使用场景

在项目开发中,key属性的使用场景最多的还是由数组动态创建的子组件的情况,需要为每个子组件添加唯一的key属性值。

那么,为何由数组动态创建的组件必须要用到key属性呢?这跟数组元素的动态性有关。

拿上述用户列表的例子来说,看一下babel对上述代码的转换情况:

// 转换前 const element = ( <div> <h3>用户列表</h3> {[<div key={1}>1:张三</div>, <div key={2}>2:李四</div>]} </div> ); // 转换后 "use strict"; var element = React.createElement( "div", null, React.createElement("h3",null,"用户列表"), [ React.createElement("div",{ key: 1 },"1:张三"), React.createElement("div",{ key: 2 },"2:李四") ] );

有babel转换后React.createElement中的代码可以看出,其它元素之所以不是必须需要key是因为不管组件的state或者props如何变化,这些元素始终占据着React.createElement固定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天然的key。

而由数组创建的组件可能由于动态的操作导致重新渲染时,子组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例如上面用户列表子组件新增一个用户,上面两个用户的位置可能变化为下面这样:

var element = React.createElement( "div", null, React.createElement("h3",null,"用户列表"), [ React.createElement("div",{ key: 3 },"1:王五"), React.createElement("div",{ key: 1 },"2:张三"), React.createElement("div",{ key: 2 },"3:李四") ] );

可以看出,数组创建子组件的位置并不固定,动态改变的;这样有了key属性后,react就可以根据key值来判断是否为同一组件。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a60c8b83c97ae93b0a10c21fb5f2b9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