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分布式数据库:Google Spanner(论文翻译)

【摘要】:Spanner 是谷歌公司研发的、可扩展的、多版本、全球分布式、同步复制数据库。它是第一个把数据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系统,并且支持外部一致性的分布式事务。本文描述了 Spanner 的架构、特性、不同设计决策的背后机理和一个新的时间 API,这个 API 可以暴露时钟的不确定性。这个 API 及其实现,对于支持外部一致性和许多强大特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强大特性包括:非阻塞的读、不采用锁机制的只读事务、原子模式变更。

【关键词】Google Spanner, Bigtable, distributed database

1 介绍

Spanner 是一个可扩展的、全球分布式的数据库,是在谷歌公司设计、开发和部署的。

在最高抽象层面,Spanner 就是一个数据库,把数据分片存储在许多 Paxos[21]状态机上,这些机器位于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内。复制技术可以用来服务于全球可用性和地理局部性。客户端会自动在副本之间进行失败恢复。随着数据的变化和服务器的变化,Spanner 会自动把数据进行重新分片,从而有效应对负载变化和处理失败。Spanner 被设计成可以扩展到几百万个机器节点,跨越成百上千个数据中心,具备几万亿数据库行的规模。

应用可以借助于 Spanner 来实现高可用性,通过在一个洲的内部和跨越不同的洲之间复制数据,保证即使面对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时数据依然可用。我们最初的客户是 F1[35],一个谷歌广告后台的重新编程实现。F1 使用了跨越美国的 5 个副本。绝大多数其他应用很可能会在属于同一个地理范围内的 3-5 个数据中心内放置数据副本,采用相对独立的失败模式。也就是说,许多应用都会首先选择低延迟,而不是高可用性,只要系统能够从 1-2 个数据中心失败中恢复过来。

Spanner 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跨越多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副本,但是,在我们的分布式系统体系架构之上设计和实现重要的数据库特性方面,我们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尽管有许多项目可以很好地使用 BigTable[9],我们也不断收到来自客户的抱怨,客户反映 BigTable 无法应用到一些特定类型的应用上面,比如具备复杂可变的模式,或者对于在大范围内分布的多个副本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要求。其他研究人员也提出了类似的抱怨[37]。谷歌的许多应用已经选择使用 Megastore[5],主要是因为它的半关系数据模型和对同步复制的支持,尽管 Megastore 具备较差的写操作吞吐量。由于上述多个方面的因素,Spanner 已经从一个类似 BigTable 的单一版本的键值存储,演化成为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多版本的数据库。数据被存储到模式化的、半关系的表中,数据被版本化,每个版本都会自动以提交时间作为时间戳,旧版本的数据会更容易被垃圾回收。应用可以读取旧版本的数据。Spanner 支持通用的事务,提供了基于 SQL 的查询语言。

作为一个全球分布式数据库,Spanner 提供了几个有趣的特性:第一,在数据的副本配置方面,应用可以在一个很细的粒度上进行动态控制。应用可以详细规定,哪些数据中心包含哪些数据,数据距离用户有多远(控制用户读取数据的延迟),不同数据副本之间距离有多远(控制写操作的延迟),以及需要维护多少个副本(控制可用性和读操作性能)。数据也可以被动态和透明地在数据中心之间进行移动,从而平衡不同数据中心内资源的使用。第二, Spanner 有两个重要的特性,很难在一个分布式数据库上实现,即 Spanner 提供了读和写操作的外部一致性,以及在一个时间戳下面的跨越数据库的全球一致性的读操作。这些特性使得 Spanner 可以支持一致的备份、一致的 MapReduce 执行[12]和原子模式变更,所有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即使存在正在处理中的事务也可以。

之所以可以支持这些特性,是因为 Spanner 可以为事务分配全球范围内有意义的提交时间戳,即使事务可能是分布式的。这些时间戳反映了事务序列化的顺序。除此以外,这些序列化的顺序满足了外部一致性的要求:如果一个事务 T1 在另一个事务 T2 开始之前就已经提交了,那么,T1 的时间戳就要比 T2 的时间戳小。Spanner 是第一个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这种保证的系统。

实现这种特性的关键技术就是一个新的 TrueTime API 及其实现。这个 API 可以直接暴露时钟不确定性,Spanner 时间戳的保证就是取决于这个 API 实现的界限。如果这个不确定性很大,Spanner 就降低速度来等待这个大的不确定性结束。谷歌的簇管理器软件提供了一个 TrueTime API 的实现。这种实现可以保持较小的不确定性(通常小于 10ms),主要是借助于现代时钟参考值(比如 GPS 和原子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14292.html